Loading
Tenet Researchs/Tenet Reports
新思路 | 裂变式创业的法律分享

2016-10-19 09:42:0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自主创业成为人才越来越普遍的选择。这对企业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在加速,人才流失率越来越高。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传统的竞业限制和股权激励等手段之外,芬尼克兹在公司内部选拔创业人才,组建独立公司,组织裂变的方法,或许可以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某些借鉴,此种模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芬尼克兹的此种模式就叫做“裂变式创业”。
 
通过观察,我们认为芬尼克兹“裂变式创业”成功的核心:所有人都真金白银投入,平衡股权和控制权,同时辅以强制分红和倾斜分红的手段,以强大的利益绑定和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那么原始大股东、主要负责人、其他老员工的股权如何分配,权利和利益如何平衡,人才离开或者调任新岗位如何退出?就这些话题,笔者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分享。
 
一、裂变式创业下的企业结构形式
 
在传统的企业模式下,一家公司与主业相关的其他项目(如材料供应、市场销售等)如果相对较为成熟,具备独立性,一般是由该公司成立新的子公司或项目公司,是一种中心控制,总部协调。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类似于中央集权,控制强。当然弊端也很明显,新的公司缺乏独立的市场和其他可能性,随着总部的生而生,随着总部的衰亡而衰亡。
 
传统公司结构形式
 
而在裂变式创业模式下,新企业与原企业之间相互平行、独立,与传统的中心控制结构形式不同。原有公司只是新公司的天使客户或者平台资源的支持者。这种模式无中心,分布式,每个项目除了原来的公司作为天使客户之外,还高度市场化,独立生存。即使原来的企业死亡了,新的公司也可以活着。
新公司结构形式
 
二、股权分配
 
通过上述企业结构的对比,相信小伙伴们已经看出来的,这两种模式最大的差别在于股权模式。平台搭建好了之后,股权如何分配呢?我们认为,可以将投资入股的人员分成三个模块:即母公司的股东(主要指原始大股东)、新公司的管理团队及母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员工。
 
1、母公司的股东
 
母公司的股东应当对新公司占有绝对控股的地位,即持有51%或者以上的股权。这样做有明显的大股东。一方面,创业不是万无一失,风险与机遇并存,母公司的股东相较而言资本最为雄厚,应当承担最主要的出资责任、承担更多风险。有明显的大股东,可以引导和控制着新公司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外融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渠道,如果以后企业并购、重组或进入资本市场,企业的股权结构应该有所侧重。投资人很多时候要看到有明显的大股东才会对投资的企业有安全感,否则出现经营问题,投资人不知道应该找谁负责。不管是从法律上还是财务上,新公司都应有主要的负责人,母公司的股东显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2、新公司的管理团队
 
在芬尼克兹的模式下,对于选择管理团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人民币竞选”,即在公司内部组织创业大赛,员工有权参与投票,投票的结果以金钱计算,参赛者得到员工投资款最多者胜出(如果对此种选举感兴趣,可以参见宗毅、小泽著《裂变式创业》)。这个做法的最大好处在于将个人利益与项目深度绑定,每个参与的员工都会认真对待,这样选出来的新公司的管理团队有能力领导和管理新公司。
 
管理团队也要实际投资,因此,从员工的资金能力和股权平衡的角度,一般建议管理团队的股权为20%左右,其中团队负责人一般持有10%-15%的股权。
 
“人民币竞选”是芬尼克兹较为成熟的一种做法,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成功的、获利的项目作为前提。对于其他企业而言,采用竞聘上岗方式(竞聘人也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笔者的顾问客户就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裂变出许多个成功的分支机构。
 
3、公司其他老员工
 
裂变出新的项目之后,势必有部分人员从原来的公司流动到新的公司,老公司会成为新公司的天使客户或需要对新公司提供支持,因此将部分股权分配给其他参与项目的员工,可以使得利益分配面更加广泛,把更多人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当然,其他参与项目的员工,是纯粹的投资者,其工作重心仍在老公司上,持股比例应当最小。
 
三、分红设计
 
除了股权这一工具之外,分红设计是裂变式创业成功的另一个关键之处。分红设计始终要围绕着调动创业员工(团队)的积极性这一主题,如下两种方式组合,应能实现较好的效果:
 
1、倾斜分红。股权与收益权的分离,用分红权补足创业员工(团队)的收益。新公司的管理团队不是最大股东,加之企业刚刚起步,他们的收入可能反倒比在老公司来的低。新公司的管理团队是新企业的核心力量,全面负责新公司的经营管理,在分红上应有一定的倾斜,确保其能够全身心投入经营管理。
 
2、强制分红。员工取得股权,是一种长期性的激励,但是漫长的等待过程易让人丧失信心。强制分红则能够让员工在短期内即获得收益,让裂变式创业真正惠及员工,减少员工参与投资的疑虑。
 
3、芬尼克兹采用如下分配方案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供参考:50%税后利润按照股权结构进行分红,让每个投资的员工都能及时感受到投资收益;30%的税后利润进入资本公积、作为企业的滚动发展资金;20%作为奖励给新公司管理团队,其中主要负责人可分得10%。
 
四、其他注意事项
 
在裂变式创业中,都要求员工实投,因事关切身利益,员工才会审慎考虑。除了上述股权设计和分红设计的主干之外,我们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如下枝叶:
 
1、对于创业员工而言,要求其按照一定比例预缴投资款。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员工需要解除与母公司劳动关系投身新公司,这意味着如果其不能按计划出资,母公司无法从其工资中扣取款项,因此双方应签订协议,对投资款预缴、返还作出约定。
 
此外,因为任何一位员工都是潜在的创业者,一旦创业,员工与母公司的劳动关系即告解除,因此,建议需要注意员工关系的解除和建立等转换,避免事后发生争议。
 
2、对于投票员工而言,除预缴投资款外,如果其有投资意向但短期内无法筹足全部投资款,也可以选择从未来工资中扣取。但是,应当注意不论是选择何种方式,均应在投票前签订书面协议,对投资款预缴、返还或是工资扣取的数额、期数进行约定。
 
3、公司收取款项后,应设立专款账户,避免发生款项混用,并公开、透明化操作,树立威信。
 
五、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人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甚至超越资本,但另一方面,人才比资本复杂很多,人才的价值无法脱离人才。公司的大股东往往还有一重担忧,即持有股权的员工离职或者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怎么办呢?为了对冲这些风险,需要设计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股权调整机制和退出机制。退出机制中对退出条件、回购主体、定价、程序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以免发生争议。
 
此外,对新公司有融资上市规划的,还需要考虑是否会触碰到各方敏感的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慎重处理。
 
裂变式创业对于企业、对于员工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希望本文能为企业的留住员工和激励员工提供某些启发和借鉴,实现老树发新芽,每棵小树苗都能茁壮成长,最终也成为大树。

起草人:王锦隆
复核人:黄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