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Tenet Researchs/Tenet Reports
谈心说法 | “互联网+”转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6-11-10 09:18:00

序言
 
所谓大智慧,并非帮助你避开所有的障碍,而是教会你如何将“拦路虎”变成“垫脚石”。正视障碍的价值,障碍反倒能成为支持目标实现的资源。只有接受所谓的障碍,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完成创新企业的目的。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

钱多多先生刚刚步入不惑之年,已经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了。他在广州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服装公司,经营传统行业十多年,积累了不少资源与财富。电商的迅猛发展让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想要突破,坚守老路是行不通了,钱多多先生寻思着另辟新径,有所突破。多方求教之后,钱多多先生觉得嫁接互联网行业是个不错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在公司内部推行改革创新呢?
 
目前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的都是十多年前与自己打拼的兄弟,这些老员工跟随自己多年,对公司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说没有这些老员工的打拼,就没有钱多多先生现在的公司。可恰恰也是这些功臣,思想和技术都很陈旧,放在十年前尚有可取之处,如今就落后太多,更别提嫁接互联网行业了;新晋的年轻人职务太低,基本上都在底层销售岗位,而且能力参差不齐,若把创新重任交付给他们,显然风险过高。如果撇开这些老员工重新招募人才,不仅成本会急剧上升,新招募的人员是否能够达成其设定的创新目标也是未知之数。况且若大量引入新鲜血液替代企业元老,钱多多先生也难以开口。那么,由谁来主导这次创新呢?钱多多陷入两难的境地。
 
为此,钱多多请教了很多业内成功人士,大多数人认为重新招募人才风险太大,万一转型不成有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建议钱多多先生尝试转变老员工,给老员工培训互联网知识和新技术,让他们来创新。钱多多先生不置可否,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放手尝试。
 
之后,钱多多就开始多方动员,给新、老员工下达培训任务,要求他们了解互联网行业,并思考如何将传统行业嫁接到互联网。结果大多数新员工还能积极参与行动,而老员工的态度和行动果然不出钱多多先生所料,基本没有人去执行他下达的任务,钱多多甚是苦恼。
 
让我们谈谈心
 
在这个案例中,钱多多先生一直将老员工当成创新障碍,认为老员工思想陈旧,赶不上现在新思想的变化,而且在钱多多先生下达创新任务时,也流露出对老员工的不信任。这些信号使得老员工并未正视企业转型的问题,认为钱多多先生只是一时兴起,因此也没有将钱多多先生的要求放在心上。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互联网迎来了加速裂变式发展,许多传统行业也纷纷转型嫁接互联网。本案中钱多多先生一心想发展,没有真正看到老员工的努力及尊重老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违反了企业法则——人人皆需归属性。在案例处理过程中,我们看到钱多多先生认为老员工的思想守旧,将老员工视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障碍。当我们引导钱多多先生真正看到老员工的需求并承认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离不开这些老员工的支持时,这些老员工(公司发展的基础)便愿意支持企业转型、创新,曾经的障碍转而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
 
让我们说说法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没有人会怀疑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将对企业传统的生产管理运营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店的强烈冲击已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互联网和信息化也必将为实体经济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动力,大量的传统企业都在寻求“互联网+”的转型。那么,在企业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会存在哪些风险,又当如何防范呢?

企业战略转型,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法律风险:

一是盲目跟风,急于转型,对企业转型的法律风险考虑不周。企业战略转型的法律风险不仅来自外部,更多的是来自企业内部。由于转型面临着新的经营环境、新的商业模式,必将出现新的内部管理风险,而这些法律风险如不防范,将给企业转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二是在互联网、增值业务、信息化等领域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企业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和认识上的滞后性,企业员工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认知程度不高,给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侵犯其他权利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又不善于在经营中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三是企业改革改制产生的劳动用工争议纠纷解决难度加大,劳动用工形式的操作不规范和改革改制中涉及劳动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的集体劳动纠纷将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来,公司各类诉讼和非诉讼纠纷案件数量呈不断上升态势,防范法律风险的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若未做好法律风险的防控,就很有可能前功尽弃,赔了夫人又折兵。转型势在必行,风控亦不容忽视。

一、企业应当把握“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风控理念:对企业转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分级,从制度、职责、措施等各方面明确处理流程,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公司出台重大经营决策时应当吸收法律专业人员参与,对企业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可行性进行法律分析,并且提供书面的法律意见;积极研究探索法律人员参与企业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途径,建立管理制度、完善操作流程。
 
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予以推行。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商标、外观设计专利、服饰设计图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一旦嫁接互联网,这些知识产权就更加容易暴露在大众面前,受到侵犯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企业应当建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企业应根据自己产品的属性,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在经营活动中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在劳动用人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转型后人员流动将更为频繁,员工保密义务等规章制度需进一步规范。为防止出现针对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员工依法享有的劳动权利得到实现,应当认真做好员工竞业限制、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合同的签订工作;加强对员工的互联网技术培训、管理与合规培训,鼓励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对于无法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员工应当及时裁减,裁减人员以及安置方案必须依照《劳动法》、《企业经济性裁员》等规定程序进行。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人员退出机制,明确退出的标准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完善退出的相关手续。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规定,尽快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以减少劳动纠纷给企业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起草:温洁
复核:王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