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委决定,成立由30名法学专家、律师、法律实务工作者组成的省委法律专家库,并从中遴选聘任马怀德等12名法律专家担任省委法律顾问。省委法律专家和法律顾问主要承担为省委重大决策作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为研究立法规划计划和重要法规草案提供咨询意见,为重要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起草论证和审查把关等职责。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国家或地区领导人还是一般政府官员有法律背景的人占了相当大比例。据学者程燎原教授的统计归纳,以美国为例:
20世纪60年代末,布鲁金斯学会对曾经在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的政府里担任过联邦行政官员的1000多人进行过调查,其结果显示,这些最高联邦行政官员中,有26%来自法学界。
在欧洲政府官员中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德国,二战后至199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7位总统中,有5位大学时代攻读法律专业,占 70%,其中4位是法学博士。在法国,从第三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中,共有15位总统受过大学法学教育,比例也相当高。即使受过法律教育的人在最高行政官员中所占比例较低的英国也占到17%,从18世纪中期至2000年,英国72位首相中,有12位受过法律教育,或毕业于大学法学院。
加拿大和日本政府最高行政官员中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也相当高。在加拿大最近50年,共有9位总理,其中8位毕业于大学法律专业,占88%。日本明治维新后至2000年,有22位首相受过法律培训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等法学院校,约占总数的44%。
法治乃规则之治。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愈加重视和强调规则(国法党规)之治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强化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模范和表率作用。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进一步凸显法治建设在党委和政府工作中的重心地位,一个倚重法律人治理时代已然到来。
英国大法官爱德华•柯克曾说:“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倚重法律人治理,必然要求熟悉和精通法律的人参与其中,法律知识在中国共产党及其组成的政府治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中应占主导地位。近些年来,与以前的高级干部多为理工科出身不同,越来越多的具有法科背景的社会管理型官员增加,这隐含着治国理念的重大变化。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这为法律人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打开了制度通道。
可以说,通过法律人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全面依法治国必将得以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