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Tenet Researchs/Tenet Reports
天衡人文 | 黑天鹅观察日记(一)

2022-06-12 10:08:00

01
 
黑天鹅观察之一
 
——龙舟竞发之际,你们破壳而出
——小天鹅诞生记


2022年2月28日,第一次与你们相遇。
 
一遇上,我就十分欢喜,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三个多月来,清晨,午间,黄昏,夜里,每次相见,都美都好。你们与湖面光影,与树木花草,与蛙叫鸟鸣,与朝阳晨露,与夕阳微风,相契相合,恰到好处。
 
有了你们,我更想去学校。有了你们,上课那天,我会早早来到教学楼。课前,我到湖边与你们聊天,聊着聊着,灵感来了。课后,我到湖边与你们聊天,聊着聊着,疲劳没了。
 
闲暇时光,亲朋好友来,我都会领着他们与你们相见,共享欢乐。
 
前段时间,你们内部产生了矛盾。一个夜里,我做梦变成一只天鹅,游向你们,耐心倾听你们的纠葛。你们说,不用操心,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时间可以化解一切。那一刻,我站在人类的肤浅处,仰望你们的高深莫测。
 
四月份以来,每次与你们相见,不仅物理距离越来越近,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近,你们见到我时,时常湖上展翅欢呼,那一瞬间,我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意,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手足无措,羞愧难当。
 
5·20那天,我来到湖边,与你们相见,此时,我与你们都站在湖边,眼神彼此交流,我心中默念———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春天,你们彼此相爱,在小岛的木屋里,有了一窝爱的成果。今天,端午之际,大江大河里龙舟竞发之时,你们的孩子破壳日而出,来到这个世界,孕育于浪漫的春天,诞生于绚烂的初夏,这定是一个更美更好的开始,我对此充满期待。
 
春天里,我曾为你们写下——
 
雨水日益丰满
春色开始性感
只是我一身尘埃
没法这样与你们相见
我摘下口罩洗个澡
换一身漂亮衣裳
带上好的心情
来到湖边坐下
见面时不说想对方
只赞美彼此的衣裳
陶醉在阳光和风里
其它都不重要
 
未来时光,我将发现你们更多美好。又想你们了,今夜太晚,怕扰了你们的美梦,明天一早就去看你们,去看你们新的家庭成员。
 
黑天鹅观察之二
 
——探望鹅宝宝记


早上,我来到学校,来到镜湖边,登上湖心岛。
 
岛上小木屋里的两只鹅宝宝,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一切,鹅爸爸和鹅妈妈左右站立,呵护着鹅宝宝,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这一刻,我意识到:父爱母爱非人类专利,而是宇宙的普遍法则。
 
对天鹅而言,无论我有多么喜欢他们,我仍属于不速之客,为此,我尽量减少停留时间,尽量减轻和避免因我介入而给它们造成的不适。然而,就在短短不到五分钟里,天鹅极强的家庭责任感震撼了我:一是,当我向湖心岛靠近时,在湖面的天鹅迅速赶回湖心岛,守土有责;二是,因天气有些闷热,鹅爸爸和鹅妈妈不断扇动翅膀,起着风扇作用,小木屋空气流通,鹅宝宝呆着舒服;三是,只要我与天鹅距离超过它们认为的度,鹅爸爸和鹅妈妈立刻摆开战斗架势,一身漂亮的羽毛转眼成了坚硬的盔甲。
 
三只天鹅守护着鹅宝宝,前些日子闹别扭而出走的那只不在。离开湖心岛的路上,我思考一个问题:天鹅内部闹矛盾 ,难道是为迎接下一代到来,为完成这一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开展的一场思想统一活动吗?出走的那只,或许心里有不少委屈,或许还有许多想不通的地方,但是,当它看到可爱的鹅宝宝时,它是否会放下心中的委屈与不快,重新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呢?当然,这些都是我肤浅的猜测,人类对天鹅的了解,或许远不及天鹅对人类的了解。
 
有人说:人类文明史是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完全。其实,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动物也在不断教育人类,动物与生俱来的爱与责任,就是对人类最好的教育。人类应从唯我独尊中走出,与动物和谐相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文明美好的样子,吾向往之。
黑天鹅观察之三
 
——黑天鹅的来龙去脉

17世纪前,欧洲认为天鹅只有白色的。1636年,荷兰水手安东尼·卡昂在澳洲伯尼岛附近发现一种黑鸟,他描述道:“和天鹅一样大”,这或许是欧洲人首次记录黑天鹅。1697年,荷兰航海家威廉·德·弗拉明登上澳洲大陆,在西澳黑天鹅河的地方发现了许多黑天鹅,他惊讶不已,只是简单地说:“它们很黑”,并没有更多记录。随后,三只黑天鹅被捕获并被带走,尚未到达欧洲就死了。发现黑天鹅的消息传回荷兰,很快就传到英国。黑天鹅被发现,彻底打破欧洲人的常识,彻底颠覆欧洲人的经验。
 
欧洲人发现黑天鹅之前,很早已开始使用“黑天鹅”一词,用来形容荒谬或荒谬事物的修辞手法。随着几个世纪的变迁,“黑天鹅”在欧洲语言中变得很常见,用来描述违背信仰的事物。公元一世纪,罗马讽刺作家朱维纳利斯将一位好妻子称为“地球上稀有的鸟类,非常像黑天鹅”。其时,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托勒密设计了一幅世界地图,其中包括一个未知的南部大陆——澳大利亚大陆。许多人认为这片遥远的南方居住着怪物和神话般的种族,就像西塞罗所想象的“那里人的脚和你的正好相反”。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不可能的黑天鹅和假设的地球南部大陆后来发现都是真实的,他们竟然在同一地理坐标上被发现。
 
在澳洲当地,黑天鹅是许多土著居民的重要图腾,他们有不少黑天鹅的传说,与欧洲人不同,他们认为黑天鹅的祖先曾经也是白天鹅。在驽噶族人的故事中,因天鹅骄傲和爱炫耀,一身美丽的白羽毛被老鹰啄掉;在尤因族人故事里,白天鹅美丽谦虚低调,遭到其它鸟类的攻击,结果白羽毛被啄掉;在尤阿拉伊族人的故事中,两兄弟在一次抢劫中变成了天鹅。后来,他们遭到鹰攻击,以示上天对他们的报复。在这些在故事中,当天鹅的白色羽毛被啄掉后,乌鸦就会释放出羽毛,把天鹅变成黑色,除了它们的白色翼尖。黑天鹅喙上的红色是被攻击时留下的血迹。
 
从欧洲人与澳洲土著人对黑天鹅认识中,多少可以感受到欧洲人曾经的“傲慢与偏见”,更可以感受到澳洲土著人的“谦逊与宽容”。欧洲人发现黑天鹅的过程,正是以英、荷为代表的欧洲人对世界展开殖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凭借所谓的文明优势,对被殖民地居民造成了多少伤害呢?澳大利亚土著联盟早在1938年便控诉过:“你们是新澳大利亚人,而我们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我们身上流淌着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血液,他们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万年之久。你们只是最近才来到这里,并用暴力抢占了我们的土地,几乎消灭了我们的人民,但是,幸存下来的我们足以揭露你们作为澳大利亚白人所声称的是一个文明的、进步的、仁慈的和高尚的民族的虚伪”。
 
基于对白天鹅和黑天鹅认识,哲学家波普尔在其经典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提出“黑天鹅陷阱”这一重大哲学命题,他指出:再多的对单个命题的确证观察,也不能证明一个普遍命题是正确的。不能因为欧洲看到的都是白天鹅,就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黑天鹅。黑天鹅在时刻提醒人类,傲慢和偏见是人类认知路上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