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研究著作
女神说 | 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榜样

2016-04-08 17:16:17

大家好,我是来自厦门所的方凡佳。

 

 

我的名字既不好念,也不好记,甚至有人念成“换房间”!(是谁我就不说了吼)今天在这里呢,想要跟大家介绍我的另一个江湖称号——“佳哥”。

 

 

江湖流传我不是瞎说的,有图有真相——这是去年底在做《广告法》讲座的时候,我的副班长在咱们所推送的文章里给我的留言。

 


 

为什么叫“佳哥”呢?读书的时候,徐国栋老师在他的《民法哲学》里经常讲到一个词,叫做“家父”。

 


 

什么意思呢“家父”?就是一个家庭的法定代表人,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权力。徐老师讲这个课的时候刚好是10年人口普查,学校通知说每间宿舍一号床的那个人是户主,而我就是那个睡一号床的户主。除此之外,我还很爱管着我的室友们——比如说,临近夜里12点了,我会跟我的室友们说,你们都洗脸刷牙了吗,我要关灯睡觉了——然后她们会一个个挪到靠近我床边的洗手台赶紧洗漱完毕,再挪回自己的位置,开起桌上的小台灯——因为这样,“家父”的名字开始在宿舍里叫了起来。再后来,我的可爱的室友们可能觉得如果还这样叫我,好像自降了她们的身份,所以就用了我的名字,改称我为“佳哥”,久而久之就在江湖上流传开来。

 

对我的家人而言:我的父亲,一直有一个“我是男孩”的梦想。他一直想让我像男孩一样参军、考军校。并且这件事情从我高考填报志愿时起,一直念到我研究生毕业,什么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啊blabla之类的。所以我有时在想,好友以前总是抱怨我怎么老是穿裤子、不穿裙子,可能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就是这样一个被人叫“佳哥”的我,被父母当男孩子养的我,在明知律师行业干活不分男女、但女律师出头没几个的情况下,仍然放任自己进入了这个行业。我的大学导师其实一直很担心我,她怕女律师的身份不好找对象,怕我嫁不出去。

 

好在!好在姐够幸运。我给大家展示一下过去一年多来的成果“律师证”,“结婚证”,“生育证”,以及传说中的“准生证”…再来张“三证合一”。终于,导师不用对我“苦口婆心”了。

 

 

就这样,我实现了从“佳哥”到“妈妈”的转变。

 

都说一孕傻三年,为了不做糊涂妈妈,我听了很多讲座,翻了不少书,加了各种妈妈群。我本以为,凭我人生中“佳哥”的这个底色,凭着我这一股男性的侠义豪气,我可以成为一个既当爹又当妈的好律师。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不太可能。当你费尽千辛万苦刚把娃哄睡的时候,一个顾问单位的电话打来,夭寿啊,从头开始哄。有人说调振动,谁说的,来你出来我替我们家小子好好感谢感谢你。

 

 

娃的生活被我的工作打乱,我的工作也同样被他给打乱了。相信在座各位已经当妈的同事们有体会,初为人母,心里总是被这个小家伙占据着不小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我看到各种各样的培训、讲座,看到周围同事加班、充电、研究案件、讨论方案,我也很想加入其中,我也很想在职业的道路上加速成长。但是更多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必须选择有所保留,给我的孩子和家人。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能深刻地体会到律师行业的性别差异,总是能回想起当初导师的叮咛。

 

 

 

Linkedin中国在去年底发布了一个报告,叫《职场性别大数据》。报告指出,男性平均每份工作时长33个月,女性则为28个月,也就是说,女性跳槽的频率比男性更大。原因包括,家庭、生育以及升职瓶颈。

 

 

那怎么延长女性的工作时长、提升女性的成长空间呢?这份报告给出建议,说职场女性不妨在公司内或者公司外寻找一位女性榜样。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主动了解一些成功女性的故事,去喝那些勾兑过的“心灵鸡汤”,比如,“女神教你怎样平衡工作和家庭”、“职场女王养成的11个奥秘”等等。但是,看得越多,疑问也就越多。

 

 

首先,我发现很多事业成功的女性,她们要么是独身主义者,要么处于离异状态。就拿刚刚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来说,不论是她的访谈,还是她的自传,都对个人情感问题讳莫如深。没有婚姻和亲子体验,对我、相信对许多女同胞们来说,还够不上一个完美的榜样。

 

其次,女神可能也有残缺。过去的一年,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关注到嘀嘀打车的一些新闻,进而关注到它背后的女掌门人、也是联想柳传志的女儿柳青。为了兼顾家庭,嘀嘀团队有一个变态的开会方法:就是每天晚上9点柳青先下班回家哄小孩睡觉,然后11点继续在她家楼下开会。这样一个女强人,最近传出了患上乳腺癌的消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故事,不免让人唏嘘遗憾。

 

再次,那些鸡汤里看上去很美的成功女性,总是大讲特讲自己是如何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在做平衡,却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或者说,她们把真正的关键掩盖了。当某位麦肯锡合伙人在介绍她如何培养孩子时,你知道她的母亲就是育儿界鼎鼎大名的张思莱医师吗?当某位女明星在讲为了不耽误陪伴孩子的时间,把做头发的、做脸的、做身体的、做手做脚做指甲的一次性统统叫到家里来服务时,你能想象这一次上门服务需要多少费用吗?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醒悟到,女神也好,榜样也罢,还有那些数不过来的鸡汤,总结起来一句话,不具有普适性,也就是“不靠谱”。没有谁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没有谁比我更懂得我的纠结、我的顾忌、我的处境。我能做的、我必须做的,是正视所有的这一切,正视我并非全能,正视我成为母亲之后的责任还有牺牲。只有自己才可能成为自己的榜样!

 

 

因为“佳哥”的男性特质,让我不顾那些殷切的叮咛,失败的教训,选择了律师行业。

 

因为莫名的幸运,让我在两年内实现从学生到律师、再到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转变。

 

既然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就注定了它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运动频率,某一阶段的调整一定是为了下一阶段的超越。生活永远是起起伏伏地在前进,低得越低的时候,下一个阶段的峰值可能就越高。

 

既然现在,家庭和孩子给了我体验完整人生的机会,那就将这段时光收入囊中,好好体验,哪怕我可能因此会变得更笨一些,或者更慢一些。

 

成为律师妈妈,让我的职场“低谷”看似来的早了一点,但我始终相信,那些为了孩子和家庭在工作中暂时牺牲和舍弃的,终有一天,会给予我在工作上前行的无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