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8日,不知是否事先有约,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交通委同时公布了各市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各征求意见稿对于车辆和驾驶员均作出了一定的限制。笔者以人、车、资质方面从法律角度做一分析:
北京和上海严格要求网约车司机为本地户籍,相比之下,广州、深圳的要求相对宽松,广州未提出相关限制,深圳则要求司机需具有本市户籍或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
笔者认为,北京、上海和深圳对于户籍保护的规定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按照《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同时,笔者认为,对于经营行为的户籍限制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弊大于利,按照此逻辑,以后是不是可以对于厨师、保洁员等行业也作出本地户籍限制?
对于车辆,北上广深均要求网约车牌照为当地车牌,并且都对车型和排量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广州未满1年的新车,深圳要求未满两年的新车。同时,上海还作出了网约车不得发布在火车站、机场出发的订单。
而按照交通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的规定,对于车型,该办法仅规定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同时要求各地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而北上广深的细则显然扩大了办法的规定,将小排量汽车基本排除在了网约车之外。
至于广州和深圳要求1至2年内的新车才能登记,与办法的规定不符。按照办法的规定,只要求60万公里及8年以上的车辆应退出网约车经营,笔者认为,广州和深圳的细则同样扩大了办法的规定。
至于资质,各城市均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必须在当地注册或者设立分支机构,并且需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对于司机,需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同时,上海和广州要求司机具有本地驾照。对于上述规定,基本与交通部办法的要求相符。只是,是否具有本地驾照仍值得商榷。
对于北上广深出台的网约车实施细则,对此,滴滴及被滴滴并购后的优步也作出了声明,认为细则过于严苛,市民将重新面对打车难、打车贵的情况。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作出了北上广深请三思的文章,笔者作为法律人,对于网约车实施细则是否过于严苛,是否制约共享经济的发展不予置评,只是希望网约车的实施细则能够在法律框架内制订和实施,不违背上位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无论是车辆运营方,还是普通乘客,都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叶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