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福建天衡联合(龙岩)律师事务所成立“党内法规研习社”,我应杜国长主任邀请担任顾问,因有调研任务在身,无法亲临现场参加成立大会,现以《党内法治律师大有可为》为题,谈一些感想,以期抛砖引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党内法治带动国家法治,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走政党主导型法治道路的重要体现。
十九大报告确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我国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这是由我国走“政党主导型的法治道路”所决定,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自然演进型的法治道路”。法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治国理政方式,但是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实现法治的方式和道路各不相同,这是由各国或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所决定,“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知道。”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地推进法治化,这个过程必须也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完成,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责任。
政党主导型的法治进路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守法的带头人和模范。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紧密联系,互为促进。
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通过专业化治理实现治理现代,在这一过程中,律师因其职业特点,既担负重要使命,也具有许多优势。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2018年初,福建省委决定,成立由30名法学专家、律师、法律实务工作者组成的省委法律专家库,并从中遴选聘任马怀德等12名法律专家担任省委法律顾问。省委法律专家和法律顾问主要承担为省委重大决策作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为研究立法规划计划和重要法规草案提供咨询意见,为重要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起草论证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可见,党委倚重律师推动党内法治建设已常态化和制度化,党内法治建设律师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律师参与较多,取得不小成绩,积累不经验,然而,在党内法治建设方面,律师参与较少,许多律师对此还比较陌生。闽西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最早的基层苏维埃政府,并首创性地开展了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创建了最早的法律制度,建立了最早的法庭,开始了最早的司法审判活动,建立了最早的完整的司法体系,闽西是共和国法制起源地,被称为“共和国法制摇篮”。为此,地处闽西的天衡龙岩所成立“党内法规研习社”,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正逢其时,意义重大。在此,现就律师服务党内法治建设,提四点建议:
一、认识上有高度。不仅要研习党内法规,更要从党内法治建设全局着眼,从中找到律师服务的机遇和领域,包括;1、为党委日常决策提供咨询服务;2、参与党内法规的制定起草和修改工作;3、为党内法规准确实施提供专业意见;4、参与党内法规的培训工作等。
二、专业上有深度。与法治政府建设相较,党内法治建设有许多自身特点,为此,律师事务所可以组建团队,联合高校、党校及研究机构,聚焦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举办相关研讨,培养相关律师成为党内法治建设实务型专家。
三、技术上有尺度。律师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好宪法法律与党规党纪的衔接,把握好法律技术上的尺度,做到既不违法,也不犯规。
四、服务上有热度。为党委及相关部门提供法律服务,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要始终保持服务热度,唯有如此,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久,最终做成品牌。
祝“党内法规研习社”越办越好,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成天衡的一大品牌,更期待“党内法规研习社”成为中国律师参与党内法治建设的小小“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