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研究著作
天衡人文 | 人权是国家最大的面子——缅怀张思之律师

2022-06-25 19:20:00


人权是国家最大的面子
——缅怀张思之律师
 
 
张思之老先生,被誉为中国律师的荣耀和良知,于2022年6月24日13时25分在北京去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思之先生直言:“人权是国家最大的面子。”先生一语中的,击中社会要害,看到问题关键。先生用自己的苦难揭示了人权对国家的重要性。先生1956年受命组建北京市第三法律顾问处,成为1949年后的第一代律师。1957年先生被划为右派,开始了长达15年的劳改生涯,直至1979年重返律师界。
 
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步入民主与法制轨道,先生率先用行动践行之,迎难而上,运用法律智慧,拓展权利空间。为此,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案件都倾注了先生的心血:1981年李作鹏“林彪反革命集团案”;1988年大兴安岭大火庄学义“玩忽职守案”……先生代理的案件,敏感且艰巨,先生却毅然接受,屡败屡战,自嘲:“一生都未胜诉过的失败者”。先生言:“真正的律师,实是一团火,从点燃到熄灭,持续放着光,散着热。艺品高超,仗义执言;爱爱仇仇,义无反顾。”
 
在先生屡战屡败之后,仍显法律人本色,不怨不弃,恪守在法律框架内走渐进法治道路之理念。在谈及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时,先生认为:“……当前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律师不应当把所有的法律问题泛政治化。无原则的把所有的法律问题都提升为政治问题,去衡量它,去对待它,这就注定要失败。我倒是认为,是诉讼就应当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这就对了。”
 
在先生的辩词中,字字句句皆心血,读之者无不叹其绝妙撼人,其实先生是在用文学笔触阐述法律理性,先生这样做,就是期望其辩护能打动人心,更有力量。从古希腊以来,修辞在法律中非常重要,先生为以语言为武器的律师树立了典范。
 
先生认为“律师天生就是人权主义者”,并将其贯穿于律师执业生涯始终。先生曾言:即使只能做一个花瓶,我也要在里面插一枝含露带刺的玫瑰。”先生言行诠释了律师职业精神,法学家江平评价思之先生:一为当事人高度负责,二将社会良心放在第一位,为弱势代言,三敢于挑战权威,这就是“思之精神”。
 
思之先生远去,“思之精神”永在。